來源:泰州市中醫院 作者:編輯 時間:2020-02-08 08:09:00
當我們好不容易在辦公室看到泰州市中醫院疾控處馬小蘭主任及其團隊的身影,是在2月8日上午。其時,馬主任正帶領團隊部分成員在辦公室一起學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此前,帶領團隊疾風驟雨般全身心投入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的馬小蘭,從1月19日至今,連續高強度工作無休,總是無暇接受我們的采訪。在泰州市中醫院快速打響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疾控處負責醫院院感管控、發熱門診運行管理、防控培訓、出入人員管控等具體工作,假日無休默默奮戰在一線,成為醫院疫情防控戰役中名副其實的最美“哨兵”。
自1月19日,泰州市中醫院召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會議以來,我院疾控處便在院黨委的統一指揮部署下,快速反應,通力合作,迅疾投入到了疫情防控工作中。深刻學習領會上級部門防控措施并向全院傳達,深入全院指導培訓每一個防控措施的落實,每日檢查全院各科室部門防控措施是否到位等等,是她們連日來必做的工作。
戰役打響后,大家每天7點前就到崗,晚上有時10點過了還未下班,每日還要加班上報相關數據,起早貪黑投入到工作中。她們首當其沖的工作是醫療一線防控培訓。除開展全院臨床醫護人員的防控指導培訓外,疾控處迅速對職能、后勤物業等部門人員開展防護操作培訓,并分類對發熱門診、急診、預檢分診、援鄂醫療預備隊、火車站黨員先鋒突擊隊等人員進行了專題培訓,做到人人考核過關上崗,確保全院全員全方面覆蓋。
指導對房間進行消毒殺菌處理
作為團隊帶頭人,戰疫一開始,馬小蘭為了掌握隨時更新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方案及診療方案,以便及時培訓指導全院各部門開展工作,她只能利用每天下班后連夜加班加點,有時為了方案中的一個標準、一句術語,她會反復查閱資料、學習到深夜,直到準確無誤。第二天又早早出現在崗位上,義無反顧地深入疫情防控最前沿,布置當天對相關人員的流行病學調查,并對病例密切接觸者逐一追蹤調查和醫學觀察。每當接到有觀察病例的電話,有時顧不上吃飯,她第一時間就來到流調現場,面對面詢問發病史、活動場所、密切接觸人群及近期乘坐的交通工具等,摸清患者就診前每一個活動細節,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逐一排查。確保不漏一人,不留死角,嚴防疫情擴散。雖然她的臉不黑,但對于工作的一絲不茍讓大家都熱情地稱呼她是醫院疫情防控戰線上的”女包公“!
面對我們的采訪,馬主任害羞地說,“整個疫情防控工作, 是在醫院領導統一指揮安排下和各臨床、職能部門通力協作配合下來完成的,還依靠所有醫護人員和后勤保障人員的每一個規范動作來實現。我只是盡了自己的責任,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一線醫務人員們都很辛苦,應該先報道他們。”樸實的話語既令人感動又令人心生敬意。
副處長沈曉紅剛從護理部調到疾控處不久,抗疫戰斗一開始,她就立即進入了狀態,運用她豐富的臨床經驗,積極參與設計、規范重點高危科室布局流程,醫院出入口流動人員管控、參加火車站預檢排查、排班,為一線醫務人員搭建起安全的橋梁。雖然已經年過五旬,依然戰斗在最前沿,用一名共產黨員的高度責任感為醫院抗疫工作筑牢堅固防線。
防控工作既責任重大,又非常細致瑣碎。為了把工作做得盡可能細致無誤,連日來,疾控處感染科朱文琴主任每日帶領團隊人員深入最危險的發熱門診和隔離觀察室一線,細致查看指導防護工作。從防控制度流程的更新、口罩的佩戴,防護衣的穿脫,護目鏡的佩戴,保潔工作的指導,檢驗的操作防護,醫療廢棄物的處置,她都一一把關,盡力保證把防護工作做到位。每天3-4次的防控操作培訓讓她聲音充滿了沙啞的“磁性”,人也顯得有些憔悴,科里的姐妹們看著既心疼又感到敬佩!發熱門診、隔離留觀室成為她每天必去的地方,人員培訓、制度上墻、標牌設置...。問及她是否害怕,她說,害怕多少是有點的,但作為一名醫務人員,疫情當前,堅守自己的崗位,是自己必須做的事。
與此同時,疾控處還要完成醫院每日的發熱、疑似、留觀及確診病例的上報。這段時間,團隊中的朱曉紅、金啟明、蘇繼蘭、黃心怡一直是按照鬧鐘的時間準時起床。隨著疫情的不斷變化,上級部門要求上報各種數據不斷增多,有時晚上臨時也會要求統計一些數據,在白天堅持工作的情況下,夜間就是這樣上著鬧鐘休息一會兒。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無論馬小蘭、沈曉紅、朱文琴還是團隊所有成員,她們詮釋了一種真正的勇敢。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積極應對疫情,泰州市中醫院成立了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及綜合協調、疾病防控、醫療救治、中醫診療、宣傳教育、后勤保障、督導檢查等7個工作小組,大家各司其責、密切配合,并肩應對疫情。奔忙在疫情防控戰線上的泰州市中醫院疾控處團隊,沒有豪言壯語,卻用無聲的行動踐行著習近平總書記全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重要指示精神,奮戰在一線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