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操日日碰,亚洲欧美日本综合,夜夜噜噜噜,久久久久久久亚洲国产精品87,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色婷婷亚洲,aa级亚洲电影

你好,歡迎訪問新世紀檢驗認證官網!因為專業,所以信賴!
English 400-016-9000
 位置:首頁 / 政策法規

昆山市深入推進綠色認證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實施意見

發布時間:2023-02-14|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國發〔2021〕4號)、《省政府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實施意見》(蘇政發〔2022〕8號)精神,加快建立統一的綠色標準、認證、標識體系,充分發揮綠色認證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重要作用,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根據《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市場監管局等部門關于深入推進綠色認證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意見的通知》(蘇政辦發〔2022〕21號)、《市政府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實施意見》(蘇府〔2022〕51號)和《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蘇州市深入推進綠色認證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蘇府辦〔2022〕140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把質量認證作為推進全市綠色產業發展和產業綠色化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增加綠色產品和服務供給,引導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全面提升綠色發展質量和效益,為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縣域示范筑牢生態屏障、夯實綠色基底。

(二)主要目標。到2025年,全市綠色認證制度更加完備,標準體系、認證體系、監管體系、公共服務體系和區域合作互認體系更加健全。培育一批理念先進、體系完備的綠色產業、行業標桿企業,實現各類綠色產業組織(企業)的質量管理能力顯著增強,綠色產品和服務更好滿足消費需求,市場份額和質量效益持續提高,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不斷提升生態優先、踐行綠色發展新使命,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邁出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堅實步伐。

二、重點任務

(一)推動制造業綠色升級認證。充分發揮綠色認證作用,推動重點制造業企業生產過程綠色升級,鼓勵企業引入綠色技術、綠色設計、綠色產品的行業標準和管理規范,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綠色工廠。積極發揮質量認證在推進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中的作用,加大化工產業轉型升級力度,構建本質安全、綠色高端的先進化工產業體系。加強再制造產品認證與推廣應用,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鼓勵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和政府投資工程優先采用綠色建材認證產品,推動高質量綠色建筑規模化發展。(責任單位:市發改委、科技局、工信局、財政局、住建局、市場監管局,各區鎮)

(二)加快綠色農業認證推廣。加強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認證和管理,促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鼓勵發展綠色有機種植和生態健康養殖,加快發展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產品,高質量建設市級綠色優質農產品基地。鼓勵和推動食品生產企業開展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認證。運用認證工具增加優質農產品供給,培育一批高端農產品和農業認證品牌。到2025年,全市綠色食品、有機產品認證證書力爭達170張,綠色優質農產品比重達84%以上。(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場監管局,各區鎮)

(三)提高綠色服務業認證水平。在醫療、養老、旅游、共享租賃等生活性服務業及污染治理、耕地、水源保護、信息、工業設計、知識產權等生產性服務業領域,推進標準化建設,鼓勵有能力的企業參與相關標準的制定。對綠色服務行業相關標準加強宣傳推廣,加大實施力度。到2025年,全市各類服務認證有效證書達400張。(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工信局、民政局、文體廣旅局、衛健委、市場監管局、生態環境局,各區鎮)

(四)壯大綠色環保產業認證。圍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促進綠色節能、低碳環保、循環經濟等重點綠色環保產業規模持續擴大,鼓勵并推動企業開展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促進企業切實履行環保社會責任,減少環境責任事故,降低環境污染風險。鼓勵并支持工業、交通、電力、建筑、公共機構等領域重點用能單位開展能源管理體系認證,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到2025年,全市各類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證書達3000張,節能節水低碳產品認證有效證書達520張,綠色建材產品分級認證證書達30張。(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工信局、住建局、交通局、農業農村局、市場監管局、生態環境局,各區鎮)

(五)提升綠色交通基礎設施水平。在公路、鐵路、水運、城市軌道交通等重點建設工程,積極推行多種類型的綠色管理施工模式,推廣適合交通建設工程行業特點的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健全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機制,強化交通工程建設全過程質量監管。針對公路、港口和航道的材料、設備、工藝等,結合清潔能源、新能源使用占比,在交通建設領域開展綠色施工、綜合環保監管。到2025年,全市交通建設工程綠色施工、綜合環保監管比例不低于90%。(責任單位:市住建局、交通局、市場監管局,各區鎮)

(六)構建質量基礎“一站式”服務平臺。加強與蘇州認證服務中心深度合作,推薦一批優質綠色認證機構和技術專家參與全市綠色認證服務。搭建昆山市光電產業質量基礎“一站式”服務平臺,建立集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質量管理、品牌培育等要素資源的線上線下綜合服務平臺,做好綠色認證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標準解讀,提供質量專家名錄、技術支持等一系列基礎服務,為實現昆山市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七)健全綠色產品標準體系和認證制度。貫徹落實國家綠色標準,支持企事業單位主導或參與相關國際、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制修訂,鼓勵企業制定實施一批高于國家標準的綠色產品企業標準,加強標準化服務能力建設。落實能源消費碳排放標識制度,推動重點外貿產品和耗能產品開展碳足跡認證,完善產品碳足跡數據核算和追溯體系。(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生態環境局)

(八)培育一批綠色技術人才。加大對綠色技術人才的培養及引進力度,打造一批自身綜合技術能力過硬、社會責任意識強,以服務社會、服務發展為目標,以促進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為己任的綠色技術人才。鼓勵企業制定綠色認證管理制度,積極培育和資助相關緊缺人才。開展人員能力提升行動,為綠色認證培養和輸送一批高素質的產業技術人才和企業管理人才。依托企業首席質量官制度,開展綠色認證課程培訓,增強企業綠色認證的知曉度、提升參與度。(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場監管局)

(九)支持企業開展綠色認證。引導企業開展綠色產品和服務認證,優先支持符合條件的綠色認證企業申報各級質量獎,參與國家級、省級綠色工廠創建和“江蘇精品”“蘇州制造”品牌認證。鼓勵市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名特優農產品、質量獎獲獎企業、品牌認證獲證企業參與綠色產品認證。鼓勵企業開展綠色設計、綠色改造、綠色采購,支持企業生產環保、節能節水、循環低碳、再生有機等綠色產品。打造一批綠色認證標桿企業,帶動全市企業積極參與綠色認證工作。(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工信局、市場監管局、生態環境局)

(十)完善綠色認證信用體系建設。強化認證機構信用監管,充分利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對經依法認定為嚴重失信的主體,按照規定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實施聯合懲戒。加強認證各環節監管工作,嚴厲打擊認證機構在認證過程中增減認證環節,企業未取得綠色認證,或者認證證書被撤銷、暫停期間,擅自出廠、銷售、宣傳以及偽造、冒用綠色認證證書、認證標志等違法行為,嚴格落實生產者對產品質量的主體責任和認證機構對認證結果的主體責任,維護市場秩序。(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工信局、科技局、住建局、交通局、農業農村局、商務局、衛健委、市場監管局、信用辦、生態環境局)

三、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制定推進綠色認證具體工作方案,強化協調配合,形成齊抓共推綠色認證工作的合力。建立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市各相關部門領導為成員的昆山市綠色認證推進領導小組(見附件),強化統籌協調,推動重點工作落實,及時總結推廣綠色認證的好經驗好做法。

(二)強化政策支持。要加大資金投入,完善綠色認證配套措施。充分發揮現有各類專項資金作用,促進企業進行綠色認證,激勵各行業企業踴躍參與各類綠色認證,營造良好的綠色認證政策環境。鼓勵企業和個人采購綠色產品,探索建立綠色消費與個人信用的有機結合。

(三)加大宣傳引導。開展全民綠色教育,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雜志、互聯網、微信公眾號等新聞媒體,結合“世界認可日”“質量月”“綠色認證及有機產品認證宣傳周”等各類活動節點,加大綠色認證宣傳力度,加強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相關政策解讀和宣傳,傳播綠色發展理念,引導綠色生活方式,在全社會形成健康文明的綠色文化風尚,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新世紀檢驗認證有限責任公司
電話:400-016-9000
郵箱:post@bcc.com.cn

聯系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廣渠門內大街45號D座5層

聯系我們

想咨詢更多認證服務,請您填寫下面表格,我們將在工作時間內回電!
填寫并發送此表單即表示您已閱讀我們的免責聲明Cookie政策和隱私聲明